爱心热线 020-32660888

首页 > 基金会项目 > 项目专门栏目

项目专门栏目

“丹姿百善计划”——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种子计划(三年规划)项 目 总 结 报 告

 

 

“丹姿百善计划”

——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种子计划(三年规划)

项 目 总 结 报 告

 

 

 

目 录

一、 项目立项回顾

二、 实际执行情况

三、 项目社会影响力

四、 村民学习与成长

五、 项目推广与传播

六、 项目可持续性体现

七、 未来三年计划

 

 

 

前 言

本报告是基于宁蒗彝族自治县泸沽湖公益中心(项目执行方;简称:泸沽湖公益中心)与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项目委托方;简称:丹姿基金会)在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号召的倡导下,于20193月起联合发起“丹姿集团云南乡村振兴种子计划(三年规划)项目”,双方建立三年(2019~2021)战略合作关系,互为支持协作、共同推进,为云南省宁蒗县永宁镇黑瓦落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基础工作贡献一份来自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企业的无私力量。

现三年项目合作期限已满,特作此《结项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  项目立项回顾:

(一)   立项背景:

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步入现代轨迹,公益慈善项目的立项也将务必与国家战略有效对接,并接受时代的考验。

1)   项目立项前(对政策解读的前瞻性):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   项目实施期间(对政策理解的准确性):

20201029日党中央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第七条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全国人大于2021429日通过, 2021 6 1 日起正式施行。

2.  当地实际情况(立项前):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俗称“小凉山”),2020年之前是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9个贫困乡、8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80977789人。至2018年底,尚有1098845459人未脱贫,约占丽江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0.1%,后经脱贫攻坚于2020年顺利实现摘帽(注:2021827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中,宁蒗县仍被列入其中)。

永宁乡属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泸沽湖西北20公里,海拔2644米,总面积641.964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5万亩。年降雨量1060毫米,年平均气温9.9℃,水稻种植海拔2670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低纬度最高海拔水稻种植区,被称为水稻种植的“世界屋脊”。

全乡辖6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居住着彝、摩梭人、纳西、藏、普米、汉、壮、白等8个民族,具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元的地理人文和民俗宗教文化。

3.  立项前双方的合作历程(立项基础):

2011年起,双方一直在友好协商、互相支持的情境中保持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宁蒗县的山区教育、环境与健康发展。其中包括:

1)  2011年,宁蒗县永宁乡原汇源完小(现改:忠实完小)爱心厨房重建工程;

2)  2012年,宁蒗县“6.24”地震后永宁乡受灾严重家庭及困难学生关爱活动;

3)  2013年,宁蒗县战河乡松树河人畜饮水管网系统援建工程;

4)  2014年,宁蒗县永宁乡中小学垃圾焚烧池援建项目、“助丽泸沽,让母亲多一分美丽”义卖助学项目;

5)  2016年,宁蒗县农村妇女健康讲座、宁利乡白草坪完小饮水工程及永宁乡小学直饮水机捐赠项目;

6)  2017年,云南省宁蒗县红桥乡黄腊老完小饮水工程援建项目;

7)  20132018年,“聚爱行动,让云贵高原女教师更美丽项目(共两期)。

 

(二)   前期调查:

1.    社区资产盘点:

1) 人口状态:村民总人数564人(大小户数146多户),其中汉族约450人(约占80%),摩梭人及其他民族约100人;60岁以上老人约80人;

2) 地域文化特征:① 母系氏族部落:泸沽湖摩梭\土司文化;② 农耕文明史:稻作文化;③ 地理地域:茶马古道文化;④古代军事史:开基河\桥、日月屯史实;⑤普米族传统文化:韩规文化;⑥ 地方宗教:达巴教和喇嘛教。

3) 土地收成及人均年收入状态:

 水田700多亩,高原水稻(红米)亩产超600公斤,出米率较高(65~68%);沟沿旱地500多亩。

 人均年纯现金收入:不足1000.00元,日常以传统农耕(水稻、苞谷、洋芋为主,核桃、苹果、花椒、芸豆为辅)、家庭小型种养殖(蔬菜、猪、鸡)为辅,农闲时打小工(修房子、庙宇),农忙时互助。

4) 基础配套与产业现状:

 基础建设:2019年政府计划启动乡道(水泥路)建设,总长度3.5Km,宽3.5~4m;村道无路灯、无村民文体设施、无垃圾桶;

 种植方面:近年政府提供良种和复合肥,加强推广高原水稻(红米)种植,2016年创下了全球低纬度高海拔水稻种植单产最高纪录(亩产607.4公斤),并大力推广洋芋新品种种植,2018年已完成120亩;

 养殖方面:2018年政府扶持2户稻田养鱼推广,2019年增加至10户;但没有稳定的收购渠道,故村民意愿度不高。

2.    社区存在问题:

1) 农业经济:

 种植业多以传统作物(水稻、苞谷、洋芋)为主,经济作物(核桃、花椒、魔芋、芸豆)为辅,养殖业规模小效益低。高原红米售价过低(2~3/斤),缺乏有效包装推广,浪费“高原红米世界纪录”品牌效应。

 村民经济合作社运营效果差,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甚至有主动关停现象。

2) 环境垃圾:

 泸沽湖公益中心捐建4座垃圾焚烧炉由村里统一管理,但无进行垃圾分类和开展相关环境教育,垃圾池无安装顶棚(雨水变污水)。多余的垃圾由乡政府负责每月集中收集一次。

 村道小沟和农田灌溉渠缺乏有效管理,农业垃圾及废弃的农药、杀虫剂瓶随手遗弃。

3) 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

 20168月县红会投资10万元于村内小山包上修建文化站一所(含篮球场及农村书屋),但利用率很低,除打跳(群众性集体舞)外,几乎无球赛和阅读;

 传统民族歌舞兴趣强烈,黄昏或农闲时自发聚集打跳,也曾组织过“传唱法培训班”和“传统服饰歌舞展演会”。文化站间接推动了村民唱跳活动,但系统性不足;

 村民娱乐方式单一(打跳,卡拉OK,偶见零星赛马、打牌,男人有小体量纸牌赌博现象);妇女闲时做点鞋垫,传统的摩梭手工披肩制作日渐式微。

4) 社群利益及社区活力:

 各群体利益有碰撞,村两委意见不合,相处不够融洽,日常公共事务多由村长及文书主导,村支书个人威信不高,村党小组活力匮乏;

 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现代知识不够,缺乏农村社区现代治理概念,易受政府宏观牵引;也没有形成有效“乡规民约”,且妇女地位不高。

5) 知识人才结构与生存状况:

 40岁以上者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近年考上各类大学:共26人(自2018年底,已毕业15人,在读11人);

 所有已毕业的大学生均无回乡创业和参与乡建;有相当一部分目前职业不稳定且收入明显窘迫;

 本村有石匠、木匠、先生(从事民间红白旧俗主持人);并有一名农科员(在乡农科站工作)。

3.    村民意愿调查:

1) 农业经济:

 以村集体实施方式,引进高利润经济品种,开展高价值经济林木种植等新型农业;② 由村集体设立经济勤劳奖励金,扩大小农优种养规模。

5) 传统文化:

 组建完善和具备一定专业度的舞蹈队、老年合唱团,增设民族赛马道和山地自行车赛道,增加传统节日群众活动气氛。

 建立村级传统文化博物馆,收集村落老辈物件(农耕工具、家庭日用品、有纪念意义物件等),传承和宣传村落文明史。

6) 环境卫生与村庄美化:

 加强村内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垃圾处理及教育宣传,开展农户院内室外卫生评比;

 增加村道照明路灯,提高夜间出行安全;绿化三座小山包。

7) 公共事务的有效执行:

 期待自组织(乡建\妇女\老人协会)的建设;② 提升党员\党小组积极性。

(三)   合作双方机构简介:

1.     泸沽湖公益中心:

成立于20143月,是一个立足云南省丽江市贫困山区,面向全国贫困地区的已注册的民间非营利公益组织。机构植根于宁蒗山区,开展山区教育支持、贫困大学生资助及传统文化保育、环境保护(援建乡村及学校垃圾焚烧炉)、妇女常见病及水安全知识讲座等民间公益项目和慈善活动。

2.     丹姿基金会:

是一家由广东丹姿集团于2013年正式捐资成立的社会慈善组织,以专业视角融入山区教育、精准扶贫、生态环保、灾害响应、社区关怀等慈善领域。2017年成功申请公开募捐资格,2019年起开始涉足慈善行业推动(公益慈善教育、社会组织培力与行业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领域;2021年启动丹姿集团碳中和生态公益林项目。

(四)   项目内容:

1.     设计主旨:

积极响应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为决策依据,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精神,从社会学、人类学、乡村社区营造人文地产景等理论视角出发,针对产业滞后、环境不良、文化断层等社区现象,运用农村社会工作逻辑与手法,通过联合乡村建设、环境改良、人文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机构和当地慈善组织,撬动政府、科研与社会组织、公众资源,以“硬件开路+乡建导入”的切入方式,由浅及深地开展环境、生态、人文、农耕、营销等农村社区项目。

2.     项目设计逻辑及理论依据:

1) 项目设计逻辑:

2) 理论依据:

“社区不仅是人的聚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社区与其他社会群集的根本区别是组织制度而不是人。社区治理的基本逻辑就是参与、协商与自治。”

——《城市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和伯吉斯)

我们始终都要明晰:中国社会从来都是一个乡土社会,而乡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任何背离这一本源的作为都将注定失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3.     项目愿景:

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精神:

1) 加强环境绿化、水安全、垃圾处理、化肥农药地膜合理使用,激发村民自我治理活力,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和农耕生态美化。

2) 通过开展人文艺术、自然教育等专业的社会工作,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挖掘和提炼乡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的断代恢复。

3)  通过开展乡建、农科人才培养,发展多元化产业帮扶(优种植、新渠道营销),让农民增加收入,实现生活富裕。

 

 

4.     原项目进度设计(项目三年推进计划表):

1) 首年度(2019.3.1~2019.12.3110个月):

2) 次年度(2020.1.1~2020.12.3112个月):

3) 末年度(2021.1.1~2021.12.3112个月):

5.     项目拼图:

 

二、  项目实际执行情况:

(一)   双方协议签订:

1.  2019年度:

1)        20193月,双方正式签订主项目之《“丹姿百善计划”——丹姿集团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项目(三年规划)协议书》(协议金额:¥450,000.00元)及子项目之《丹姿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项目(首年规划之乡建人才培养)协议书》;

2)        20198月,双方签订《“丹姿百善计划”——丹姿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首年度项目微调变更协议书》;

3)        2019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助下完成 “首次公开募捐”活动(丹姿集团董事长个人捐赠5万元,线上筹款及街头募捐2万余元,双方签订《丹姿百善计划—启智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援建项目协议书》(协议金额:¥71,450.60元);

4)        201910月底,由丹姿基金会与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共同发起“丹姿云南乡村振兴—半乡学堂项目”,支持“黑瓦落妇女村建协会”(本项目孵化的村民自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协议金额:¥150,000.00元)。

2.  2020年度:

1)        2020年度春节前夕,由丹姿基金会发起本项目第二次公开募捐活动(广州迎春花市义卖)后,双方签订《“丹姿百善计划”——让老人严冬“温暖一点”项目协议书》(协议金额:¥31,600.00元),用于开展村内高龄老人寒冬慰问活动;

2)        2020年度腾讯9.9公益日期间,由丹姿基金会发起本项目第三次公开募捐活动后,双方签订《“爱在云南,助农脱贫”众筹项目“随机捐赠”捐款支持慰老活动协议书》(协议金额:¥1,890.85元),随后也得到了广州市新新济困公益基金会捐款支持(捐赠总额:5万元,费用纳入双方第二年度预算)。

3.  2021年度:

20214月,根据项目进展及实际需求,双方签订《“丹姿云南乡村振兴(三年规划)项目”2021年度增加预算捐赠协议》(协议金额:¥50,000.00元),主要用于项目基地(办公和住宿)条件的补充。

(二)   社区发展成果:

1.  基于“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由丹姿基金会提供太阳能路灯,村民骨干形成议事小组,通过入户征询、商决,确定数量、位置、认领及管理机制,并自主完成黑瓦落村道光亮工程安装(共75根),使700多年古老的黑瓦落村(宋末建村),夜晚从此不再黑暗,不仅村民(包括周边村落)改善了夜间出行的安全性,也为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做了良好的补充。

2.  基于“乡土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营造”需求,由丹姿基金会出资,利用原文化站场地,援建乡建培训基地(多媒体课室)、村史人文艺术展览室、村民议事活动室、打跳空间和活动舞台,支持文化教育、农科技术培训、阅读、节日文娱公益活动等。项目期间,坚持组织村民、回乡青年在严冬及春节期间开展“让老人温暖一点——老人慰问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并将成为黑瓦落村庄“乡风文明建设”与敬老文化习俗传承的固定性活动)。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在村道、田埂边、溪流旁、垃圾焚烧炉侧增设环保宣传栏,加强饮用水源和土壤保护、化肥农药地膜污染防范教育;并推动完成两个小山包绿化林培育(村民义务植树近1200株)、400M环山毛路修建。同时,由村小组干部组织村民定期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2021年起,为配合丹姿集团“丹姿集团碳中和项目实施初步规划”工作部署,将小山包绿化林工程升级改造为“丹姿集团碳中和生态公益林”基地,并由泸沽湖公益中心组织暑假回乡学生义务植树,加强基地苗木维护,确保成活率。

4.  基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目标,努力尝试发起优种养产业帮扶工程,成功引进广州典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该村高原经济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省级总代理协议,并在9.9公益日期间开展直播带货;在重庆林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选择部分农户在水稻、玉米、蔬菜栽培上使用生物有机肥料;   

2020年度,在政府扶贫政策推动下,选择20户推广高原稻田养鱼,并使用青刺果油渣、高原红米糠喂食。

2021年度,与一家企业基金会(广州市新新济困公益基金会)合作,仿野生环境,开展高净值经济农产品——赤松茸人工栽培,初告成功(亩产接近1000斤,创造经济价值约2万元),并为该企业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基地”,也为下一步撬动更多社会爱心企业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输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   财务收支总结(以丹姿基金会直接拨款汇算,不含本项目其他机构捐赠收支)

1.    2019年度:

汇款项目

收到金额

到账时间

实际使用

结余

1

丹姿云南乡村振兴项目(2019年)

首款

35,000

2019.3.18

52,000

0

2

尾款

17,000

2019.12.10

3

乡建人才培养计划

8,000

2019.9.5

8,750

-750

4

启智社工云南省援建项目

首款

38,950.6

2019.9.6

71,000

450.6

5

尾款

32,500

2019.12.10

合计

 

131,450.60

——

131,750.00

-299.40

【注】:首年度预算为10W,另4W由丹姿基金会直接购买路灯;费用超支部分(-299.40元)由机构自行承担。

2.    2020年度:

汇款项目

收到金额

到账时间

实际使用

结余

1

让老人严冬“温暖一点”

公募项目

31,600

2020.03.06

31,600

0

2

丹姿云南乡村振兴项目(2020年)

首款

75,000

2020.05.21

160,000

-10,000

3

尾款

75,000

2020.08.27

4

“爱在云南,助农脱贫”

公募项目

1,890.85

2020.11.12

1,890.85

0

合计

183,490.85

——

193,490.85

-10,000

【注】:费用超支部分(-10,000.00元)由机构先行垫支。

3.    2021年度(截止至20211130日):

汇款项目

收到金额

到账时间

实际使用

结余

1

丹姿云南乡村振兴项目(2020年)

一期

60,000

2021.01.25

68,500

-8,500

2

二期

60,000

2021.05.8

63,520

-3,520

3

丹姿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项目(追加)

50,000

2021.05.7

50,000

0

合计

170,000.00

——

182,020.00

-12,020.00

【注】:

1)   截止至20211130日的超支部分暂由机构垫付。

2)   丹姿云南宁蒗县乡村振兴项目(2021年)尚有协议尾款(80,000.00),待此《报告》通过审议后由甲方一次性拨付(用于支付本项目2020年度超支部分及2021年度应付未付款项)。

 

4.    2019~2021年度收支汇总表(2019.3~2021.11):

年份

总收入

总支出

结余

备注

2019

131,450.60

131,750.00

-299.40

 

2020

183,490.85

193,490.85

-10,000.00

 

2021

170,000.00

182,020.00

-12,020.00

 

合计

484,941.45

507,260.85

-22,319.40

 

5.    2019~2021年度收款凭证汇总(收据存根):

2019年度

(本栏空白)

2020年度

2021年度

(本栏空白)

(注:不含2021年度协议尾款拨付收据)

三、  社会影响力:

Ø  20193月,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专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领导对丹姿集团参与乡村振兴的前瞻性举措给予高度认可和表扬。

Ø  20195月,中共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李森同志亲临黑瓦落,参访调研丹姿集团云南乡村振兴种子计划(三年规划)项目执行情况,并在返穗后组织志愿者在广州街头发起募捐,为该项目筹款。

Ø  201910月,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吴秀兰同志亲赴项目基地,为黑瓦落妇女村建协会(项目孵化的自组织)全体成员开展“生态农业”种养殖专题培训,并传授乡村妇女参与村落公共事务技能知识。

Ø  202012月,“丹姿乡村振兴项目”荣获“南方公益传播奖·创新奖”殊荣。

Ø  2020~2021年,共发起3次互联网平台公开募捐,筹得款项近11万元,并在丹姿基金会推动下,成功引入两家基金会(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广州市新新济困公益基金会)和一家社会企业(吾水一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投入27万元为该项目助力(部分款项由丹姿基金会入账和支出)。

 

Ø  获得多家社会组织(包括: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广州市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丽江健康与环境中心、永胜县农村社区发展协会等)赴项目地参访考察,相信下一步将链接到更多社会爱心资源,实现项目的“种子计划”目标。

Ø  获得丽江市农研所、永宁镇农科站、重庆林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典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涉农科研及产业公司的技术支持,大力推广生物堆肥、无公害种养殖等新型农业知识的应用,有力推动了农户传统种植习惯的改变和项目框架下产业兴旺模块的有机农业种植推广。

 

四、  村民学习与成长:

1.     20197月上旬,,组织黑瓦落村民代表(乡建骨干,两人)赴丽江,参与由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的 “内生式社区发展与社区保护地”工作坊,通过理论授课和实地参访,学习社区垃圾处理、村寨银行、生产生计改善、生态产业合作社、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项目经验。

2.     20197月中旬,组织黑瓦落村民代表(乡建骨干11人)赴丽江宝山乡石头城,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生态种植、种子银行、自组织建设等农村社区发展经验。

3.     20208月上旬,由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黑瓦落村民代表(妇女乡建协会5人),赴广东韶关、广西桂林,开展乡村妇女发展与社区生态种植等项目的实地观摩学习,并与粤、贵、桂、湘等地优秀的乡建妇女代表深度交流,这也是黑瓦落妇女骨干首次走出云南大山的难得经历,获益匪浅。

4.     2021331日,泸沽湖公益中心代表赴昆明弥渡、宜良两县菌子种植基地,考察学习赤松茸种植经验,回村后积极引领核心村建骨干开展仿野生环境赤松茸人工栽培试验,首次种植即初获成功。

 

五、  项目推广与传播:

1.     201993日,参加广州全城义转·公益季”CSR伙伴峰会暨乡村振兴创益展,由丹姿基金会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同行伙伴做了《与时俱进,着力乡村振兴——丹姿云南乡村振兴项目》主题分享,同时在展会上进行了项目成果和农特、文旅产品展示;

2.     2020年春节前夕(农历1228~3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提供免费摊位一个),参与广州市迎春花市义卖活动,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和农特、文旅产品展销,并为黑瓦落村让老人严冬温暖一点慰老济困活动筹款8000余元;

3.     2020918~20日,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慈展会,通过展位精心布置和丹姿基金会工作人员详尽推介,《丹姿云南乡村振兴(种子计划)项目》获得了参展嘉宾、领导和公众的一致好评;

4.     20201024日,摩梭村落里的烟火文化沙龙暨读者活动在深圳库布里克书店举办,数十名深圳市民和在深工作的摩梭乡民一起参加了活动,活动中不仅由专家分享了摩梭历史文化,并展示了丹姿乡村振兴种子计划项目成果。

5.     2021926日,参加广州基金会秋季论坛,由丹姿基金会分享了丹姿乡村振兴种子计划的社区实践与探索经验,从田野调查与项目设计协作参与和专业链接两大方面发挥基金会公益引擎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6.     印刷一本《丹姿乡村振兴种子计划社区实践与探索》小册子,发放给丽江市和宁蒗县相关部门领导,汇报宣传本项目的进展情况与成果。

 

六、  项目可持续性体现:

1.     2020~2021年度,通过连续引入生物科技类公司及其新型农科技术,推广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无偿捐赠+公益价提供),使农户获得高质量农产品(如高原水稻、玉米等)收成。

2.     2021年开展的“赤松茸人工栽培项目”初告成功(亩产接近1000斤,创造经济价值约2万元),并为捐资企业建立“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基地”。目前已确认获得该企业2022年度的再次捐款支持,确保该项目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并通过产出品的销售,反哺项目所需费用。同时也给参与的农户增加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种植信心。

3.     通过对项目点农产品整合组装销售(已销售近500套),为城市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设计和提供节日礼包、员工福利包、公益活动主题包,完成了部分资金的回笼,使自我造血功能有效“变现”。

 

七、  未来三年计划(2022~2024):

1.      指导思想:

继续围绕乡村振兴20字总方针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兴旺为主要关注和支持方向,辅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的支持,推动项目点受众人群最终实现“生活富裕”。

2.      资金投入:

1)     丹姿基金会自有资金:20万元/*3=60万元;

2)     外部筹款(企业、基金会捐赠;互联网公开募捐):10~20万元/*3=30~60万元;

3)     试验基地农产品销售所得:5~10万元/*3=15~30万元。

3.      项目方向:

1)     产业帮扶:以经济合作社为试点,扩大人工栽培赤松茸、羊肚菌面积;通过引入外部农商公司、商协会,开展高原红米\高山核桃\苹果\花椒种植和购销合作,并根据产业需求,引领村民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互联网”方式学习新型农副业科学及农村社区发展知识;

2)     环境治理:与在地公益组织合作,扩大开展“碳中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增加村庄照明、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并籍此带动村民及回乡青年投工投劳开展植树、清洁等公益活动,并导入城市资源开展自然教育、亲子活动、美化乡村等项目;

3)     乡风文明:进一步激活村庄文化站(丹姿乡建培训基地)的有效使用,导入外部公益资源,开展节令式(春节、摩梭小年、中秋节、重阳节、转山节、丰收节等)慰老济困、文化宣传、娱乐体育,丰富村民及周边群众“乡风文明”建设和业余文娱生活。

 

结束语】:

真诚感谢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的无私奉献,感谢当地政府、各界爱心机构\人士、社会组织和黑瓦落全体村民对本项目及黑瓦落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支持!

我机构承诺以上内容完全真实准确,敬请审阅指正!

致礼!

 

 

合作伙伴